- 李艳;
根据入声归派,城固方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虽然知章组开合口读音及四声框架无法确定城固平坝等地(城关、董家营、桔园、老庄、柳林、龙头、三合、沙河营、上元观、文川、五堵、原公)方言小片,但可确定山区四地(二里、天明、双溪、小河)方言为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而深臻曾梗摄及知系合口字的读音则证明平坝十二地方言为中原官话关中片。历代移民来源进一步证实了该分类的客观性。
2025年03期 v.40;No.228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 李艳;
根据入声归派,城固方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虽然知章组开合口读音及四声框架无法确定城固平坝等地(城关、董家营、桔园、老庄、柳林、龙头、三合、沙河营、上元观、文川、五堵、原公)方言小片,但可确定山区四地(二里、天明、双溪、小河)方言为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而深臻曾梗摄及知系合口字的读音则证明平坝十二地方言为中原官话关中片。历代移民来源进一步证实了该分类的客观性。
2025年03期 v.40;No.228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 郭辉;郭迪迪;
程度量是各种事物性状等的量性质,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运用共时描写和比较研究方法,从名词的程度量和形容词的程度量两个方面仔细描写了皖北方言程度量表达的特点,并与陕西关中等方言进行了多维比较,重点分析了两地方言的相同之处,也指出了些许不同。
2025年03期 v.40;No.228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6K] - 张宝强;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中国传统冰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和开发对策进行了分析,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讲好中国冰雪故事、丰富中国冬季运动形式和内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认为:旧时人们生活中的冰文化包括藏冰、颁冰、卖冰、饮冰、献冰;与冰有关的游戏主要包括弄冰、走冰、滑冰;与冰有关的民俗包括滚冰、背冰;进入现代,人们创造了冰上木射、冰上捶丸、冰蹴球等冰上运动。提出传统冰文化生活化、竞技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开发策略。
2025年03期 v.40;No.228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4K] - 吴莉;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韵”的美学内涵为理论支点,从自然、技艺、精神三个维度系统阐释泾阳茯茶“金花”的审美符号生成与“茶韵”文化意蕴的建构逻辑,揭示了茯茶文化从“物性”到“心性”的升维路径。茯茶是自然造化之真、工艺匠心之精与精神升华之美的复合体,其活态传承与现代化转化需要通过生态复现、技艺传承与精神重构协同推进。
2025年03期 v.40;No.228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1K] - 孙彦波;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素有“文乡”之誉,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特有的人文素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米脂饮食文化。在米脂,大量的民俗词语与米有关,如软米、黄米、小米以及以此为主要原料做成的糕、黄馍馍、摊黄儿等。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词语,彰显着人生礼仪、节日礼俗等民俗文化,传承保健养生文化,构成了地域经济发展的品牌文化。
2025年03期 v.40;No.228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9K] - 魏唯一;
选取陕西省前三批30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法(AHP)首次构建了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系统解析了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该评估体系能够科学量化村落综合价值,为保护与开发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揭示了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价值认知偏差、动态监测不足及开发同质化等问题。最后从政府、社会、技术、政策四大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陕西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提供借鉴。
2025年03期 v.40;No.228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0K]